廠房地上有条有理地擺放著各類零部件,機械手臂不斷抓取著零部件送至生產線,焊槍噴出的火花四濺……日前,記者走進位於重慶市江津區的某機械制作公司的焊工車間,見到了這樣一幕熱火朝天的生產现象。
正在作業的焊接工人身旁,都放置著一台類似於“吸煙機”的設備。隻見四方形的設備箱伸出3米多長的氣管臂,吸風口正對焊接部位,伴隨焊火花升起的煙霧很快被吸走。
“曾经整個車間上空满是煙霧滾滾,即使戴上防塵面罩,也很嗆人。”一位職工告訴記者,自從企業開展了焊接煙塵系統改進,安裝了焊煙淨化器后,車間的空氣質量大為改觀。
該公司焊工車間的變化,是江津區總工會開展工會勞動法令監督作业,通過“一函兩書”准则,改进車間作業環境有力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縮影。
據江津區總工會服務發展部作业人員介紹,他們在開展勞動法令監督時,發現該企业存在焊工生產作業焊接煙塵處理不完全、職工勞動環境不夠規范等問題。於是,通過《恪守法令法規公開提示函》《工會勞動法令監督整改意見書》《工會勞動法令監督處理建議書》,推動該公司進行了焊接煙塵系統改進和機器人技術改造升級,有用改进了職工勞動環境,保证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廠內噪音偏大,鋁膜生產作業區防塵办法缺乏……”前不久,江津區一家修建企業收到了工會發來的提示函。隨后20天內,企業敏捷拿出整改办法,購置了降塵設備和降噪設備,對生產環境進行優化,達到了驗收合格標准,職工們拍手稱贊。“十分感謝工會對我們的監督,幫助我們加強了安全文明建設。”該企業安全總監說。
2021年,江津區總建立了工會勞動法令監督委員會。到现在,累計開展工會勞動法令監督58次,檢查企業56家,覆蓋職工約5000余人。江津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姚家永介紹,運用“一函兩書”准则開展工會勞動法令監督,已成為工會預防化解勞動用工風險的新解法。
此外,江津區總將職工法令援助、勞動用工合規指導等法令服務作业“陣線前置”,在源頭及時發現宽和決勞動關系風險隱患。
在該區總打造的“職工法令之家”,聯合區司法局、區人力社保局、區法院、區檢察院設立的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處中心,成為構建和運行“五方聯動機制”的重要載體。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拿到保險補償款。”職工程明(化名)對於調處中心的及時高效由衷感嘆。程明在某幼兒園作业期間無故被拖欠保險,江津區總工會得知情況后,啟動“五方聯動機制”,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幫她拿到了4萬多元的保險賠償金。
參與此次調處的江津區公民法院漆庭長告訴記者:“調解書簽訂后,直接通過線上傳至法院,15分鐘就能完结司法確認。結案周期大大縮短,職工獲得極大便当。”
3月14日,重慶市首個勞動用工合規指導中心在江津區建立。該中心作业人員告訴記者,大部分勞動爭議糾紛的產生,與企業和職工之間簽訂勞動合同不規范等行為有關。於是,他們邀請區工商聯参加“五方聯動機制”,創新構建起“5+1”群眾性勞動爭議化解作业聯動機制,為企業規范性用工供给指導支撑,強化源頭預防勞動糾紛,助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讓企業和職工都能享受到“一站式化解矛盾,一扇門調處糾紛”服務。
“在‘源頭’化解矛盾,尽力讓職工幸福感加倍。”姚家永表明,下一步,江津區總工會將通過“五方聯動機制”創新開展聯合監督、定时監督、專項監督、綜合監督等,將監督“關口”前移,及時發現勞動關系風險隱患。運用“一函兩書”監督機制,持續加強與多個部門協調聯動,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