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是宝宝常见的牙齿疾病,多出现在经常使用奶瓶的宝宝身上,表现为宝宝
奶瓶龋不仅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导致孩子牙龈肿胀、流脓。还影响咀嚼,孩子乳牙切割功能降低,进食困难,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时,上下排牙齿是无法对齐的,上排乳牙会被向前推、下排乳牙会被向后推;如果宝宝喜欢躺着喝奶,那情况就会相反,下排乳牙就会被向前推。
对嘴唇来说,有极大几率会出现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奶瓶嘴”。
对牙齿来说,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咬合,出现我们俗称的“龅牙”、“突嘴”“地包天”等情况。
对整个颌面部骨骼的发育来说,如果上颌骨外凸,会对鼻腔空间形成压迫,宝宝的呼吸就会受一定的影响,为了呼吸更加顺畅就只好张开嘴,变成我们常说的“口呼吸”,这会让孩子的颜值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对上幼儿园或者上小学的个别孩子来说,会因为面容,而受到周围人的评价、异样眼光,进而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
而且吸吮方式单一,让舌头、口周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时间久了有极大几率会出现说话晚、吐字不清等问题。
其实,很多宝宝有“奶瓶瘾”、“奶睡”等习惯,大部分是我们家长的“不忍心”造成的。
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对奶嘴奶瓶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心理依赖感,想再断掉就会比较难。
通常来说,宝宝会在4-10月龄开始出牙,2-3岁左右出齐全部20颗乳牙。
这个阶段如果不注意口腔保健,很容易发生龋齿、牙龈炎、口腔畸形等问题,这样一些问题甚至会跟随孩子一生。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宝宝6个月之后建议学习使用杯子了,1岁时要不再使用奶瓶,最晚不超过1.5岁。
当然啦,在宝宝没学会拿杯子喝水、喝奶之前,我们大家可以使用合适的吸管杯来过渡。
说到吸管杯,市面上各式各样的难免让人挑花眼。别头大,简单4招,教你轻松给宝宝选好吸管杯。
选择不含双酚A的,PA、Tritan或者PPSU材质,其中PPSU是最耐高温的,可以蒸汽消毒。
选择吸管、盖子、密封圈都能拆下来,彻底清洗的。瓶口宽的更好,清洗起来不留死角。
有的家长选择重力球吸管,虽然看上去宝宝喝水很方便,但隐患也不容忽视。一方面非常不好清洗,也容易滋生细菌,另一方面不利于宝宝养成端正坐姿的好习惯。
也有家长选咬吸杯,但这个选择相当于做了无用功。因为咬吸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宝宝一边用牙齿咬一边吸,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牙齿浸泡在液体时间长,和用奶嘴区别不大,经常使用仍然可能会出现龋齿、地包天等问题。
建议选择可以直饮的硅胶吸管,无阀无重力球,方便清洗。让宝宝坐直、坐好使用,培养宝宝像成人一样使用直饮吸管杯。
这样喝水喝奶的时候,宝宝脸颊、嘴唇、舌头的肌肉都会调动起来,从而锻炼到口部,脑部的机动功能。这对面部肌肉力量是很好的锻炼。
面部肌肉力量增强了,宝宝下颌骨的稳定性就会更好,吃饭的时候,咀嚼也会更有力量,而且每一次咀嚼,牙齿都能在正确的咬合上,这对牙齿健康非常重要。
选择无手柄设计,方圆型瓶身的吸管杯,更能使宝宝用小手抓握时,培养自主抓握的发育能力,帮助激发宝宝手部机动功能。
如果能一瓶多用更加分,全家都适合使用。伴随宝宝成长的历程中,能满足宝宝自主发育的需要,协助培养宝宝健康自主饮食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特邀了北京马泷康雅口腔门诊部 康博乐口腔门诊院长进行了专业解答,戳下方视频观看☟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宝宝的乳牙问题,不仅影响口腔和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到语言发育和心理健康,而且这些影响很可能伴随宝宝一生。
好啦,今天的内容你get了吗?别忘了点赞+在看,支持我们哦。别走开,最后有福利~
现参与话题留言,我们将从获赞超过20的用户中,随机选3名幸运鹅,为大家送出Hegen吸管杯~快来参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