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加大鼓励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更高质量创业带动就业。不久前,南昌大学无液电池项目团队的创业创新项目获得市人社部门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南昌市选拔赛一等奖。从无液电池研发领域的中坚力量,到新能源市场的弄潮儿,在南昌这片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土地上,南昌大学无液电池项目团队实现了我国锂电领域核心关键技术自立自强,书写了新时代青年激扬创新动能、释放创业活力的奋进故事。
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使用的是传统液态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并容易引起用户续航里程焦虑。要解决这些,必须实现电解质固态化。
南昌大学无液电池项目团队成功制备出性能卓越的纯固态电解质复合薄膜材料,极大提升锂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实现锂电池全固态一体化,可完全替代传统的电解液和隔膜,有效消除了液态电解质易漏液短路等安全风险,具有高安全、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充电更快等优势,解决了离子电导率低、通用适配性差、工程产业化难等行业痛点问题。此项研发成果实现了固态锂电池关键性能指标划时代的突破。
“我们研发的固态电解质复合薄片电芯,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运用中,实现高安全不燃爆、高能量密度长续航,能量密度高达450瓦时每千克,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同时充电效率高,使用环境温区广。”谈及产品,南昌大学无液电池项目团队负责人王子豪颇为自豪。目前,相关这类的产品已经研发至第三代,无液电池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属颠覆性技术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国内锂电池市场规模为万亿级,固态动力锂电池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基于具有巨大竞争优势的创新技术,南昌大学无液电池项目负责人王子豪牵头注册成立了江西固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固态电解质复合薄片电芯研发制造。
30余位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才组成项目团队,为共同的目标集聚南昌。他们来自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经管等多学科,其中不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外地人才,拥有非常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该团队已取得授权专利10项,发表SCI高水平论文16篇,在新能源固态锂电池领域创造了较大的核心竞争优势,并邀请了多名院士作为技术顾问、材料领域的资深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在政府的牵线搭桥和扶持下,团队以公司的形式和上市公司赣锋锂业及国内多家新能源锂电行业头部公司进行合作和洽谈。
“目前,我们公司已与瑞马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珠海欣恒天公司、鹏盛国能新能源集团累计签订了超千万元销售订单。我们将持续开拓市场,进行产品研发迭代,开展品牌合作,提供高阶技术服务,力争成为全世界固态电解质技术标杆示范者。”王子豪表示,南昌交通运输非常便利,最重要的是具有产业链优势和辐射效应,公司将把核心研发放在南昌,然后把生产制造合作基地和技术服务对象继续扩展至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按照目前的合作情况,未来三年预计可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洪观新闻记者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