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上午,在百大合家福超市沿河路店。市民陈先生挑选完东西,准备付钱的时候,发现了自己忘记带袋子了。于是他问合家福工作人员说买个塑料袋。工作人员告诉他,“我们先早已经不用以前的一次性塑料袋了,改用可降解的环保购物袋了。”陈先生之后要了一个大号的环保购物袋,付了1.2元费用。
1月2晚20时许,龙湖天街店负一楼的永辉超市内,不少顾客在购物。在收银台前,排队付钱的也不在少数。在TJ07号收银机前,市民刘女士购买了100多元的商品。收银员问,“需要袋子么?”刘女士答,“给我来一个小号的。”收银员答复,6角钱一个。刘女士诧异,“之前你们家的袋子不是2毛或者3角钱么?”
收银员解释,这几天开始已不用之前的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改用可降解的袋子,成本更高。这位收银员介绍,“我们是从元旦开始执行这个规定的,这几天来购物的顾客,很多人都要问购物袋的事儿。我都要一遍一遍地耐心解释,口干舌燥。”收银员建议,以后购物的时候顾客最好自备购物袋,这样做才能够省点钱。
记者同样购买了一个6角钱的可降解塑料袋。和以往的一次性塑料袋相比,这种袋子质地更柔软,呈半透明状态。袋子下放还有“为保护环境和节约世界资源,请多次使用。减少白色污染,人人有责。”“废弃后建议回收利用或者堆肥处置”等字样。
永辉超市祁门路店的一位姓付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我们门店最近也开始用环保的购物袋了,收银台前已不再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而徽商红府超市中心广场店、安大东门点的工作人员介绍,门店最近慢慢的开始使用可降解的环保袋子,3毛钱一个。比之前店内使用的2毛钱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稍微小一点。
在龙湖天街1楼西南角的肯德基门店内,有数十位顾客在吃东西。记者点了一杯奶茶之后,工作人员主动提供了纸质的吸管“我们门店最近开始已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了。”记者提出打包带走,工作人员随后又提供了可降解的小袋子,“之前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也不会再使用。”
在这家肯德基门店的收银台前,记者还发现了一份“限塑令告知”。上面写着,“2020年12月28日起,肯德基为响应政府号召,将减少非环保材质包装的使用,助力环保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通过收费的方式减少消费者包装袋的使用。我们免费提供纸质包装袋,如果您需要可降解的塑料袋,请您至点餐系统购买,小号塑料袋0.3元/个,大号塑料袋0.5元/个。”
“洋快餐”之外,合肥本土的知名快餐品牌落实限塑令情况如何?1月2日中午,记者从老乡鸡圣地雅阁店店了一份外卖。十几分钟之后,外卖送到。记者看出,和之前点外卖看到的一次性塑料袋不同,如今外包装已经更改为浅蓝色的无纺布材料的袋子。本土另外一家知名快餐品牌蒸小皖,外卖包装使用无纺布袋子的时间则更长。
除了洋快餐,茶饮店也是吸管消耗大户。成立于2008年的卡旺卡是合肥本土高人气的茶饮品牌。这里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情况使用如何呢?记者也调查了该企业的多家门店。
卡旺卡龙湖天街店位于该商场的四楼。1月3日上午,该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门店使用的还是一次性塑料吸管,现在还处于一个去库存阶段,库存用完了才会启用纸质吸管,目前还有20包一次性塑料吸管没有用完。
记者随后以顾客的身份咨询了卡旺卡合肥保利广场店。该工作人员介绍,“店里的吸管有纸质的,也有一次性塑料的,顾客能自己选择。目前,公司还没有明确规定要全部用纸质的。”
卡旺卡信地城市广场店工作人员也透露,公司方面慢慢的开始推广纸质吸管了,但是目前该店内使用的是一次性塑料吸管,主要是库存还没有消耗完。“我们店里还有几包库存,每包有100根一次性塑料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