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最新首页登录:中国奶放心喝!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中国奶放心喝!

时间:2024-09-19 20:31:17

  谁知道你现在每天喝的牛奶是如何产出的?当前的国产牛奶,到底安全不安全?国产奶的营养价值比国外牛奶高还是低?

  带着这些疑问,我踏上了内蒙古大草原,去中国黄金牛奶产区探个究竟。我的结论是:丢掉对国产奶的偏见!中国牛奶,放心喝、狠狠喝!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牛奶的生产是三步走:第一步,奶农们自己饲养的奶牛,手工挤奶;第二步,把挤的奶拿到奶站卖给贩子;第三步,贩子把从牧农手里收来的牛奶,卖给牛奶生产企业。

  说实话,在我没有去内蒙古蒙牛的牧场、生产工厂参观前,也是类似的印象。参观之后,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感悟是,中国有很多人喝着科技的奶,思想却还停留在农耕时代。

  在蒙牛的奶牛研究院参观中,我了解到中国奶业自2003年开始到2018年的15年间,进行了6次革命。

  很多人印象里的牛奶生产的全部过程只是2008年之前的中国奶业现状。自从2009年开始,在蒙牛等领军乳品企业带领下,分散的农户饲养全面转向集中规模化牧场,一家一户的奶农基本消失,手工挤奶也完全被机械挤奶所替代。这个时代被称为集约时代(2009-2010)。

  接着,奶业又开始步入科学饲养时代,这个时代把传统喂牛升级为科学喂养。自从2018年开始,乳业又进入了第六次革命:经验式管理到智慧化管理。

  养牛不再靠奶农的经验,而是靠科学化、制度化的标准。牛犊吃什么,睡在哪里?泌乳牛的饮食如何搭配、卧床如何设计、用药如何管理、健康如何保证等等,全都有精确的数据和标准来支撑。

  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奶业彻底从农耕时代进入了科技、智能时代。这也大幅度的提升了牧场养殖效率、原奶质量,来保证了奶制品的品质。

  以前散户养殖的时代,每家每户只可以养几头、几十头牛,奶牛的饮食、健康、用药等都没办法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在科学喂养、智慧化管理的时代,牧场可以养殖数千,上万头奶牛,每一头奶牛自从出生就被打上数字化标签,通过数字技术记录奶牛的出生日期、健康情况、受孕繁育时间、产奶量。

  据蒙牛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蒙牛的30多个奶源基地已经实现100%的规模化、集约化,100%的TMR科学饲养。而且蒙牛对其中50%的奶源基地实现了战略投资。

  在蒙牛投资的富源国际牧场中,笔者参观了挤奶大厅,数百头荷斯坦奶牛整齐地站在圆盘形自动挤奶车上挤奶,头顶上多个大型风扇在给挤奶的奶牛们降温。每头牛的身体都干净、卫生,完全超乎我们对原来对牧场环境的想象。

  蒙牛还通过引进达能、Arla等国际先进的牧场管理系统、养殖技术、食品标准等,让每一头奶牛挤出的原奶在蛋白质、脂肪、微生物指标、体细胞含量等方面全都能实现统一,并超越国标,达到国际标准。

  通过科学、专业的精细化喂养,富源国际的奶牛日产奶量高达35Kg,体细胞含量低于20万(超越世界水平),微生物含量小于2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200万。

  显然,原奶的品质因集约化、科学化、智慧化的精细饲养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个散户养殖、手工挤奶、经验喂养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很多人会问,蒙牛50%的战略投资牧场实现了品质可控,那么其他50%向蒙牛供奶的奶源企业是否 可控 呢?答案是肯定的。

  蒙牛对所有供奶的牧场准入、牧场日常管理、到厂验收、流通环节全都建立了严格、统一的管理机制,从而确保原奶品质有保障。

  2019年蒙牛的奶源事业部新增供奶方453个,复核通过率92.59%,涉及质量红线的一律执行退出机制;

  蒙牛通过蒙牛研究院制定科学养殖规范,对牧场主进行培训,并在每个奶源基地都设置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原奶生产环节都按照蒙牛标准进行。

  蒙牛还通过爱养牛平台,为牧场提供资金支持、草料和物料采购,扶持牧场做大做强,为提供更好的原奶打下基础。

  原奶生乳到厂执行批批检测,2019年共计检测358162批次,原奶合格率达到了99.94%,远远达到甚至超越国内外领先管理水平。

  从营养指标、卫生指标两个方面,也能够准确的看出蒙牛严苛质量管理制度的效果。蒙牛的原奶蛋白质含量3.29g,大于国标的2.8g;脂肪含量3.87g,大于国标的3.1g;微生物2.69万,远低于国家标准200万;体细胞数量17.1万,远低于国家标准的40万。

  此外,蒙牛还对经销商实施100%的合格准入机制,会重点、定期考察经销商的经营资质、仓储设施、配送车辆、终端设备、质量意识等,确保流通环节的安全可靠。

  除了严格质量管理和检测机制外,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技术的运用,也大幅度的提升了奶制品的品质。

  你可曾想过,在一个日产超千吨的牛奶生产工厂中,几乎看不到几个工人?看到的是全自动的灌装机器、打包机、封口机、机器人手臂、物流车、智能立体仓库,一切过程全都数字化,并被记录到系统中。

  每一盒奶制品,只要拿出来扫一扫条码,就能知道是从哪家牧场采购的原奶,收奶时间,检测时间、检测人、生产线编号、打包时间、入库出库时间、物流装箱时间、哪个经销商销售等全流程的数据都能回溯。

  通过全流程的数据化、可追溯,实现了奶制品生产环节的全面可控,这也让奶制品的品质得到了100%的保障。

  参观了蒙牛的智慧化牧场、智慧化生产线,笔者对牛奶生产的认知也从农耕时代,被拉回到智慧化时代。

  因为资本、技术的介入,让养牛从散养时代进化到100%集约化和规模化、科学化、智慧化饲养,确保了原奶品质可控。

  因为科学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强大的智能制造技术,保证了生产、流通环节奶品的质量。每一杯牛奶里面不仅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还有无数我们看不到的数字技术。这是优良的奶牛产出来的奶,也是科技之奶。

  答:蒙牛创办于1999年,目前是全球排名前十的乳制品供应商。蒙牛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中粮集团、达能、Arla。大股东为蒙牛提供了规范的管理机制,科学的养牛方法、国际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全球的资源和视野。

  第二,蒙牛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智在哪几个方面?有哪些黑科技?在乳制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蒙牛将数字化作为驱动力,打造了以质量、成本、效率为核心的数字化智能工厂,依托MES、SAP(SRM、ERP、CRM)、LIMS等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QM和LIMS贯穿于奶源管理(MS)、采购管理(MM)、计划与制造(PP)、物流管理(WM)、销售管理(SD)、客户关系(CRM) 的整个业务链当中,让供应商评审、供应商进入、物料检测、物料决策、物料转序、过程记录、报表生成等,实现了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

  质量信息秘书台推送:借助信息化手段,自主开发了食品安全风险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该平台可对产业链上的物料、产品食品安全指标进行即时监控;形成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智能化、可视化;并通过质量秘书台,实现质量信息的智能分级,从员工到公司高层的点对点质量信息自动推送。

  生产过程全程防错防呆管控:产品标准化和配料过程纳入数字化防错系统让每一包产品具有更精准的质量表现,让我们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一如既往。

  业务动作高效了:通过MES横向集成信息化管理系统,纵向集成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并监控设备正常运行状态、自动生成生产报表,实现生产的全部过程自动分析、自动转序、自动控制、自动报工、全链条数据一键式追溯,关键业务动作可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

  管理决策高效了:在物料信息、质量数据自动采集集成管理的的基础上,实现了质量指标的智能化管理,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机器算法,形成了具有蒙牛特色的质量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可对供应商、原辅材料、原奶、制程能力、产品表现、客户满意程度等方面做智能分析和可视化输出,让管理更高效。

  答:从2017年-2019年国家市场抽检情况看,生乳和乳制品检验合格率逐年增加(生乳:2017年99.8%,2018年99.9%,2019年还未公布,乳制品:99.2%,99.6%,99.9%)。

  2020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380697批次,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检出不合格样品29153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11%,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从食品抽样品种来看,消费量大的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97.93%,食用油98.52%、油脂及其制品98.60%,肉制品98.68%,蛋制品99.64%,乳制品99.86%(2020年乳制品抽检25893批)。从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乳制品的合格率最高,取得这样的业绩,首先来自于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企业有效监管,其次在蒙牛、伊利等D20乳业带领下,行业高度自律,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高。

  2017年至2020上半年度,国家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公布抽检蒙牛生乳累计10216批次,各项指标合格率100%;抽检蒙牛乳制品累计8633批次,各项指标合格率100%,蒙牛品质值得信赖。

  蒙牛产品的营养成分指标整体水平如何?蒙牛在成品设计时,根据成品市场定位(营养健康、时尚)来设计,在产品设计时,牛奶各项指标是依据市场定位针对性制定的。以蛋白质含量为例,蒙牛纯牛奶为3.2g、蒙牛特仑苏3.6g、特仑苏纯牛奶(梦幻盖)3.8g,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远高于国家标准2.9 g。